原标题:帮推 学在民商 民商法学院《西部法苑》编辑部成功举办西北大学第九届学生 期刊
2019年6月16日上午9时10分,民商法学院《西部法苑》编辑部于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办第九届学生期刊。
刑事法学院教授、《法律科学》编辑付玉明,民商法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百晓锋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,《知行学刊》、《西部警苑》、《西部法律评论》、《评律论法》、《新语》、《青年法苑》、《国际法探索》和《大图书馆》等八个编辑部与会座谈。
在会议中,各个编辑部的负责人依次对本编辑部的历史沿革、传承、日常工作、刊物结构、发行情况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,随后,付玉明老师结合自身学生时代担任编辑的经历,表达了对《西部法苑》编辑部的深厚情谊,明确了编辑的责任和意义,他肯定了现今学生编辑部向荣的发展态势,同时希望各个编辑部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对刊物的传承与创新。
2.刊物的改进:形式上,装帧设计应以朴素大气为主,体现积淀与创新。同时,文章排版应灵活应变,节约学术资源;内容上,应以本科生文章为主、老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、采访为辅,即学生学术刊物应精准定位学生为主体,凸现学生刊物的价值;并且注重选取热点题材的文章;
3.鼓励各编辑部之间互相,有利于编辑和论文作者共同进步。一方面,审评各类有利于提高编辑的学术规范化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积极写作有利于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,增加其学术荣誉感。“文章好坏,自有”,编辑部之间要敢于互相,不断检验、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;
4.充分发挥学生编辑的学术交往能力及号召力,培养广泛的学术联动能力,同校内外优秀的论文作者发展友好关系,稿源的优质以提升刊物质量。
百晓锋老师首先肯定了期刊的价值和意义,他从两方面对刊物的发展提出:一方面,各编辑部应明确自身的定位与方向,可注重某一专业方向的收稿,也可在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基础上多方向收稿,期望在大的校园里形成特色鲜明、兼容并包的学生编辑部群体;另一方面各编辑部应重视期刊的装帧印刷,使刊物更加美观。
针对“如何促进编辑部团体的发展”,两位老师指出,可以将接收的进行类型化整理,实行专门化审核;使编辑部相对稳定,避免人才流失;实行以老带新模式,强化编辑能力的基础训练;加强校内外编辑团体的交流学习,取长补短。
在“如何促进编辑个人的发展”的问题中,两位老师都强调编辑应广泛读书,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。付玉明老师读书时要读原著,形成自己原创性的认识和。百晓锋老师强调,本科生阶段的编辑应跨学科、跨领域进行涉猎,避免专业局限,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并进行读书讨论增加知识储备,学问之间的互通关联会为专业化的研究拓宽通道。大量积累之后,可对优秀论文的写作结构进行模仿。文章完成后,敢于接受各编辑部和专业老师的,不断修正完善,逐步提升编辑的水平和能力。百老师还推崇“书院模式”,主张本科生应该广博学习,拓宽学术眼界;校内的编辑部是一个共同体,不应闭关自守。
学生期刊系民商法学院、“正心”学风建设工作室强化学风建设、加强学生学术科研训练的重要方式,也为我校学生学术刊物提升质量、加强交流提供了平台。期望各编辑部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合作,共同推动我校学生学术刊物蓬勃发展。